“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特点与影响”研讨会综述

录入时间:2024-07-16

2024年6月17日,由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市政治学会和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特点与影响”学术研讨会于复旦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汇集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开展热烈讨论,深入探讨了选举情况和投票结果,并对未来欧盟运行趋势和中欧关系做出展望。

6.17

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郭定平教授首先代表上海市政治学会、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感谢上海欧洲学会的支持,欢迎两个学会学者的到来。他指出,比较政治学研究和欧洲渊源颇深,理论联系紧密,当前区域国别研究和政治学研究结合的问题值得思考。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张骥教授致欢迎词,指出国际问题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都离不开政治学这个母体和基础,这场会议汇聚政治学研究和欧洲研究的学者共同讨论欧洲议会选举的特点和影响,是一次创新的尝试,期待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发言和分享。

上海欧洲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教授致辞,感谢上海市政治学学会、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赞扬与会学者选题既丰富、又有深度。他还介绍欧洲议会选举的“小幅右转”形势,认为主流基本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欧洲议会选举作为次级选举相对来说选民关注点与国内议会选举不同,更多是对执政党团及政策的信任投票,但与欧盟主要领导人和机构换届紧密相关。欧洲选举新局势对中欧双边关系、中美欧三边关系,甚至中美欧俄的四边关系的后续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

第一单元:欧洲议会选举的特点与政治生态变化

“欧洲议会选举的特点与政治生态变化”单元由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包刚升作题为“欧盟选举与欧盟国家内部选举:何以内外有别?”的发言。包刚升教授指出,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呈现出右翼崛起、左翼下滑的局面,在德法两国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比较2022年法国国内选举和202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法国部分的结果差异,包刚升教授提醒应关注到欧洲选举和国家选举在选举逻辑上的不同,即在议题上,分别呈现为“谁在欧洲代表我们”和“谁在国内执政”;在选举制度上,分别呈现为“比例代表制”和法国的“两轮多数制”、德国的“混合代表制”、英国的“简单多数制”等。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教授作题为“从德国选举结果看欧洲议会选举的趋势变化与影响”的发言。伍慧萍教授将德国选举的趋势变化总结为政治右转、执政联盟在民意表决中遭惩罚和激进左翼力量分化。她认为,虽然德国不会出现法国这样立即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的情况,但选举结果对德国的影响依然明显,体现在本国利益至上、保护主义升温的政治日程变化;主流政党对选择党和BSW竖起“防火墙”;基于打造本土竞争力、保障经济安全的中德关系变化。欧洲地缘政治意识和竞争意识上升、保护主义升温都将成为中欧关系的变数。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杨云珍研究员作题为“从边缘到主流—2024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势力的崛起及其对欧盟决策的影响”的发言。杨云珍研究员将欧洲极右翼力量上扬的原因归纳为:俄乌冲突引发的社会危机、穆斯林问题不断政治化、福利国家的政策、文化层面全球保守主义的回潮和数字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虚假选举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杨云珍研究员指出,极右翼胜出给欧盟带来的影响将主要呈现为:将移民视为安全威胁的移民政策;即将遭遇严重挫折和倒退的气候政策;预计受到内部分歧破坏的经济与财政政策;“欧尔班效应”扩大化的外交政策。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吉磊副教授作题为“南欧成员国的欧洲议会选举情况及其影响”的发言。吉磊副教授从六个南欧国家的选举情况入手,将南欧地区的特点总结为符合欧洲整体政党格局的中右翼主导、碎片化的政党政治,数字化技术发展导致的年轻选民进入和极右翼力量发展多样化。吉磊副教授指出,虽然中间大联盟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保持了多数,但极右翼政党在欧盟政治进程和政策议程中的话语权将上升,这也将推动各国国内政治的进一步右转。这将导致中欧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欧盟对于俄乌冲突内部声音的多元化将有利于中欧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另一方面欧洲对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欧盟双层政治特征进一步凸显,中欧在经贸投资、气候合作、科技人文交流等领域挑战加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负责人胡春春副教授作题为“德国与欧洲议会选举”的发言。胡春春副教授指出,德国的右转并非突然,而是具有长时间的右倾基础;德国在选举期间出现了暴力和丑闻增加的情况;而社交媒体作为主要信息平台的功能也被进一步凸显。胡春春副教授认为,德国选民对国内政治议题的高度关注意味着本轮欧洲议会选举在德国成为了对联合政府的执政评议,而执政联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选择党关注到了年轻人群体,并受益于年轻选民对难民的接受度下降和对数字化水平的不满。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副研究员、区域国别研究院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智库研究员薛晟作题为“欧洲议会选举之后的法国政治生态变化”的发言。薛晟副研究员关注到,在本次欧洲议会选举中,几乎所有法国本土选区都呈现出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先的形势,不过极右翼的“标签化”问题继续存在,极右势力“去妖魔化”的诉求尚需时间。薛晟副研究员提出,未来传统右翼与极右翼联合、极右翼政党主张的转变、左翼人民阵线再现的可能性以及马克龙的执政空间再次被挤压等趋势同样值得关注。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周思汇作题为“Z世代在欧洲议会选举中的政治参与”的发言。周思汇博士将Z世代在选举中的特点总结为基于对现代科技更为强烈的兴趣和天然的熟悉度,拥有了更多的信息摄入渠道、获取更快的即时信息和涉猎更广泛的信息。周思汇观察到,赢得年轻人的青睐是右翼和民粹主义取得如此大胜利的重要原因,但Z世代支持右翼政党常常不是出于对右翼政党意识形态的认同,而是源自对主流政党的失望。在关注社交媒体对青年政治参与塑造的同时,周思汇也提醒我们警惕社交媒体带来的虚假信息和信息茧房。

第二单元:欧洲议会选举的影响与中欧关系

“欧洲议会选举的影响与中欧关系”单元由上海欧洲学会秘书长杨海峰博士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门镜教授作题为“新一届欧盟的政策延续与变化”的发言。门镜教授认为,虽然选举结果呈现出了右翼崛起的趋势,但中间派力量依然占据主流影响力,身份与民主(ID)和欧洲保守与改革主义者(ECR)等极右翼党团基于政治诉求联合起来的可能性较低,右翼距离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能够扭转欧洲政治格局的势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门镜教授也指出,右翼崛起是必然的,选民对大量移民对欧洲人口构成的影响的抵触催生了右翼崛起,而获选的右翼也必将对欧洲的移民政策做出干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外政党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周建勇教授作题为“欧洲议会的整体右转及其对民主的影响”的发言。周建勇教授从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各“选区”情况和各成员国执政党派三个层面观察欧洲的整体右转形势,他指出,极右翼政党已经在各个层面进入执政群体,右翼民粹主义议题也逐渐进入对外事务的议程。周建勇教授将欧洲整体右转的原因归纳为选举机制导致的制度因素和经济下滑、对民主的质疑和政治极化导致的社会因素。周建勇教授提出,欧洲的民主将面临来自去一体化、难以妥协的政治极化和统治能力及治理效能下滑的危机。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王中原副教授作题为“选举制度如何影响极右表现:基于欧盟与成员国层面的比较分析”的发言。王中原副教授以荷兰极右势力等为例,指出不同选举制度会影响极右势力的选举结果。他还依据ESS调查数据,解读西欧和东欧的选举情况差异。他指出,东欧国家对欧盟的信任程度普遍低于西欧国家,东欧在欧盟职能拓展议题上比西欧更加保守,东欧在移民问题上也比西欧更抵触,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东欧的右翼势力比西欧更强大。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助理纪昊楠作题为“欧洲议会选举与欧洲认同”的发言。纪昊楠从“欧洲议会选举能否深化欧洲认同/欧盟认同”这一经典话题入手,分别讨论了欧洲议会作为一个民意代表机构本身对合法性要求的满足、对选举事务的媒体曝光、对认同政策的促进和亲欧党派的欧洲认同强化等支持依据;欧洲议会与公众联系不紧密、作为“他者”加强本国认同等质疑依据。纪昊楠发现,欧洲认同并没有在选举年发生明显变动,年轻人更多将抗议而不是选举作为表达政策偏好的方式,欧洲议会整体和新欧洲投票率相对偏低。他认为,欧洲议会存在代表性面临限制,绩效合法性难以实现等矛盾,因此欧洲议会选举本身已经很难增进欧洲认同,欧洲议会的代表性和欧盟的绩效更为关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龙静博士作题为“欧洲议会对华战略影响前瞻”的发言。龙静博士指出,欧洲议会的权力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加深不断扩大,对欧盟外交战略的影响力和推进政策的效率和力度也在不断提升,集中体现在:通过行使参与立法权积极推进欧盟的涉外战略布局和规划;对预算流向外交、防务和发展援助等领域份额的决定权和审核权;对欧盟机构对外协商谈判和协议的监督和批准权;组成专门委员会和次委会对涉外议题进行讨论和调研;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对涉外报告和决议公开讨论;对欧盟主要职位的批准任命权和监督权;欧洲议会议员积极对外开展议会外交等。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副研究员作题为“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对中欧关系的影响”的发言。简军波副研究员提醒我们关注进入欧洲议会但没有尚未确定党团归属的席位对欧洲议会格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中欧关系可能面临的将是欧洲保护主义的经贸立场、不断降低的绿色领域合作意向和被搁置的社会人文交流,但是同样也不应过分高估欧洲议会选举对中欧关系的冲击,极右翼政党中也存在着对华温和的声音,具体情况还要看欧盟领导人及其他高级官员的遴选结果。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作题为“2024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及政策影响分析”的发言。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指出,欧洲还没有“变天”,主流中间政党仍然是稳定的多数,极右翼的崛起表现不平衡且内部存在分歧,但极右翼的“正常化”、欧盟总体政治轴心的“右转”和成员国对欧盟政策的控制增强都将是欧盟政治“新常态”。右翼民粹主义虽然暂未形成统一的对华议程,但是其主张将逐渐嵌入欧盟对华政策中,经贸领域可能出现的对华保护主义政策值得警惕。

最后,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定平教授作闭幕致辞,赞扬了与会学者深入的跟踪研究,对与会专家学者、老师同学和会务行政表示感谢,并宣布研讨会圆满结束。(宋端仪、纪昊楠整理)